“我猜大多数参赛者会选第二题‘大师离去’这个题目写文章,所以我毫不犹豫挑战了第一题,是一张80后、90后、00后的人口分布统计图,难度大,出彩的几率也高。”来自成都的17岁高三学生尹不移,成功跻身新概念作文大赛A组一等奖得主。 今天下午,“中版国教”杯第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在上海揭晓,ABC三个组共选出一等奖63名、二等奖156名,从近7万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。 走过21岁的新概念,今年首次将图形引入复赛题目。黑白环形图简单标明了三个代际不同的人数,参赛者可自行依据图示整体信息展开联想。“现在,不少人习惯用代际笼统概括一代人的特征,其中不乏对90后、00后的固有刻板印象。我认为把社会问题或热点现象,简单归纳成数字、年龄段是不太恰当的,所以我写的文章就是在论证这个话题,提出一些想法和观点。”尹不移平时喜欢阅读思考,今年即将高考,他的理想目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,“不管最终结果如何,文学都一直陪伴着我。” 第二个题目“大师离去”,看上去简明浅白,但要写出新意和辨识度,也不容易。在美国布朗大学比较文学专业读大四的22岁郭宇,拿下了C组一等奖,对这个题目她有自己的理解。她所在的C组,被参赛者戏称为“死亡C组”——面向30岁以下已高中毕业的文学青年,以大学生、研究生为主,文学经验和准备相对充足,多是文学熟手,竞争激烈,“杀出重围”并非易事。 相较一些参赛者以今年去世的金庸、斯坦·李、林清玄等名人为主题,郭宇的复赛文章并没有着墨于某一位具体的逝者,而是构思了一篇寓言式小说。作文讲述了女孩追随一位位文学大师,但熟悉了解后,却发现所谓“大师”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理想模样,最后她将大师的手稿全部烧掉,去追寻自己的文学梦了。“我非常喜欢乔治·艾略特,这篇小说部分借鉴参照了《米德尔玛契》,更多想表达如何定义权威,摆脱一味的单向度崇拜,也试图探讨当‘一切坚固的烟消云散’后,人们如何安放自我。” 在《萌芽》杂志编辑部主任桂传俍看来,这两位获奖者是突出代表,让评委们眼前一亮,“一方面他们有真情实感,写作有生命经验的支撑;另一方面,他们尝试摆脱陈词滥调,有较高的写作技巧。”他谈到,作为职业文学编辑,多年来面临稿荒、作者荒的老问题,每年发掘一些好稿子都兴奋得不行。“《萌芽》的工作就是找到一代代有天赋的写作者,文章中有作者的生命经验,也有超越文本之上的作者意识。” |